1、引进国家杰青1名(黄少铭)。百人计划人才1名,青年百人计划A类人才5名,青年百人计划B类人才9名。李运勇获广东省杰青,钱艳楠获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创新人才,招瑜获广东省珠江新星。新招收优秀博士后20名,目前学院在站博士后达40余人,居学校前列。
2、获批国家基金项目14项,再创历史新高。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增速显著,共发表SCIⅠ区&Ⅱ区论文52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4篇。广东省功能软凝聚态物质重点实验室获得持续资助。新建4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止目前学院共有9个省级工程中心。
3、“熔铝炉余热利用系统(专利号:ZL201310359790.8)”(发明人:刘效洲等)获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6年学院共申请专利142项,获授权专利66项。
4、集聚全院力量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做贡献,95%的专任教师进入科研团队。落实团队考核指标,制定成果培育以及教师出国进修补助办法,相继选派6名教师出国学习深造,回国教师科研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5、“材料物理与化学”获2016年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设岗学科。学院现有“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2个学科为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成正东、郭再萍先后被聘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
6、承办“第六届亚太可再生能源论坛暨2016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年会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交流会”、召开“2016年中国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青年科学家学术会议”、“广东省功能软凝聚态物质重点实验室第三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功能材料电场驱动性能研究新进展研讨会”,提升了学科学术影响力。
7、研究生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实行硕士生导师动态遴选制及硕士生毕业论文全双盲评审;材料工程专业和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校外专家的合格评估;1篇博士毕业论文、2篇硕士毕业论文获2016年BET体育365投注官网优秀毕业论文。
8、本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并首次招生。“跨学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9、深化学院用房改革。完成行政办公室调整,共腾出约300M2面积用于科研和学科建设。启动高分子化学类实验室的整体改造和材料大类本科教学实验室的调整改造规划;实施科研实验室动态管理。
10、“坤谦”团队荣获2016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材料类金奖。获2016年校运会学生组团体冠军及体育道德风尚奖。张琇滨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三等奖。